哲学研究

袁培江:用AI哲学赋能实体经济 

来源:哲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15

顺势

顺势而为方能成事。企业最大的安全莫过于顺应规律和社会潮流,讲究顺势而为、以小博大、四两拨千斤。顺应时势、掌握趋势就是掌握未来。

深醒科技是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人工智能视觉算法的企业,去年底作为七家企业之一入选首批“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联合实验室”。当前,AI+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AI能加些什么,如何加的更好?处于快速发展期的人工智能行业存在哪些问题,创业公司又有怎样的机会?记者专访了深醒科技联合创始人袁培江。

记者:深醒科技是2016年才成立的创业公司,您是2015年从加拿大归国,是什么机缘让您选择了回国创业?

袁培江:我一直做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包括大数据、机器人相关的一些科研工作,当时只是做科研,默默无闻的。那时候人工智能并不火,实际落地应用的也很少。2015年,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编写的一个十几兆的人脸识别的小程序被新疆当地注意到了,拿去试了一下效果很明显,这就让技术有了用武之地。之后,我回国开始把这项技术进行落地,深挖应用场景,用科技助力行业发展,这是主要的一个导向。正好那时候发改委和工信部都开始了类似于“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等的战略规划和部署。

记者:上升到国家战略了。

袁培江:对,我们最早还是选择在新疆,在那里的一线开展一些试点。我们曾经去新疆做过调研,去了特变电等一些传统的企业,看到了那里实实在在的需求。2015年底的时候,我们在当地部署了几个县、市,上了一些简易的系统,试点并且逐渐推广开,效果非常显著。这是我们技术应用和产业结合做的第一步。

实事求是地说,当时创业的时候并不清楚,也不知道所谓的风口,我们只是在一个传统的领域去做项目的交流与合作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个机会。2016年,我们正式成立深醒科技公司,也是赶上国家这样的一个战略机遇。

对于我来说,创业的历程十分不容易,很多时候需要把知识和技术做成精品,要把未来的远景呈现出来,让用户接受,而不是实验室产品的简单复制。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可能就是AlphaGo战胜李世石和国家战略的驱动,人工智能突然就爆发了,这直接影响到了我们工作重心的转变。

聚焦

在有限的时光里,聚焦心力,纯粹唯一,追寻每天的更新与提升。至精至纯,方能成就大道至简。

记者:术业有专攻,刚才提到要做精品,我们很想知道深醒独特的亮点和优势在哪里。

袁培江:举一个简单例子。现在人们对于安全和隐私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作、出行、娱乐,每个人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安全。以前是要架很多摄像头,做一个大屏,然后一个人盯着十几块屏看,但是后来人们发现这不可能了。比如说超市,架了好多摄像头,通过一个保安去看根本不可能看得过来。因为海量的数据汇集到保安面前的时候,即使他24小时去看,也只能看16个镜头,看不了1000个。如果出事了去查证、翻找视频,效率也是极低的。这时候AI的出现就带来了很大便利,一个AI软件就能分析全部摄像头的视频,一旦发现问题马上报警、及时制止,价值显然会大得多,成本也会低很多。从这个角度看,AI一定会从某种意义上影响甚至改变我们的生活。

所以,深醒做的就是相对来说比较纯粹、比较聚焦的事。我们把已有的这几十年基础建设生成的大量视频资源有效地集中、识别、分类,去提炼出线索,就是把原来一些沉睡的、没有人发掘的数据有机地结构化并整理出来,更大限度地去预防、制止犯罪。

记者:也需要不断更新?

袁培江:对,因为后面会有更多的需求,社会进步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们现在做的很多技术,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为了让大家生活得更加安全。除了隐私安全外,还有一个底层技术的可控性、可延展性问题,更大层面地保证技术的安全可控。“天下无贼”是深醒一个很朴素的愿望。

深醒的整个发展定位很清晰,我们是一家创业公司,要尽可能小地去试错,我们聚焦、瞄准国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再从某个点上把它打穿,使AI技术真正得到应用,创造出价值。

记者:继“互联网+”之后,国家又提出了“AI+”的战略,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行业的刚需是商业化的前提,深醒曾说过要将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科研价值完美地结合、有机地转化,真正做到全行业的渗透。

上一篇:认识与创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