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研究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探析 

来源:哲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8-04

维特根斯坦代表作是他的《哲学研究》,体现了对语言的一种全新的探讨。特别令人注目的是,在《哲学研究》中,他转向用法论。在《哲学研究》中体现的核心哲学思想内容就是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本文通过概述“语言游戏”、分析“语言游戏”的“用法”过程体现语言意义,进而阐述维特根斯坦提出“语言游戏说”的重要原因即家族相似性,从而展现出维特根斯坦围绕哲学中的“本质”、语言中的“意义”、游戏中的“规则”开始对“语言游戏”进行讨论。

一、“语言游戏说”概述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一书中把诸多游戏或某种原始语言称为“语言游戏”,把“说出石头的名称”也看做“语言游戏”,甚至也把语言和“那些和语言编织成一片的活动”所组成的整体称作语言游戏”。[1]8

维特根斯坦把动作组成的整体称为“语言游戏”。他曾举过—个由建筑师傅A和他的助手B的交谈构成的简单类型的语言游戏的例子:A正在用各种建筑石料进行建筑。这些石料有方石、柱石、板石、椽石等等。B必须按照A所需要的顺序传递石料。为此目的他们使用了一种由 “方石”、“柱石”、“板石” 、“椽石”等这些字词组成的语言。A喊出它们的名称;——B传递石料,按他学会的听到哪种声音就传递哪种石料的方式。[2]8他认为,可以把这看做是一套完整的朴素语言,亦即一种语言游戏。

可以看出,维特根斯坦把原始语言、动作组成的整体以及语言和活动的结合都当做“语言游戏”。简单来说,在维特根斯坦看来,原始语言、活动以及语言和活动构成的一个整体三者都当做“语言游戏”。

二、“语言游戏”与“用法”中的“意义”

在维特根斯坦看来,语言是一种活动,更是人类的全部活动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同时维特根斯坦认为,在“语言游戏”中真正理解语言的“意义”必须考虑“用法”。

徐志民在《欧美语义学导论》一书中指出:“语言游戏”这一概念是和“用法”概念紧密相关的。因为,要解释一个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就必须在语言活动中揭示它的用法,而用法又只有通过具体的语言游戏才能清楚地显示出来。他还指出,所谓用法,就是使用规则;掌握词的用法,也就是掌握词的使用规则。他经常举下棋这种游戏为例。我们学下棋,就是学习“车”、“马”、”炮”等各个棋子的走法规则。学语言也一样,就是学习词、词组、句子的使用规则。由此可见,他不限于把词语看做静态的工具,而还把整个语言视为一种动态的活动。[3]24

在《现代语义学》一书中,束定芳认为维特根斯坦把意义定义为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他是这样描述的:在《哲学研究》中,Wittgenstein指出,词语的意义并不是它们所指示的对象,而是将一次词的‘意义’定义为 ‘它在语言中的使用’。他把语言使用比做下棋,把语词比做棋子。他说:“‘一个词实际上是什么’的问题相当于‘象棋中的一个棋子是什么’。”如果有人不懂象棋中“王”的意思,只有知道“王”的走法、它在棋盘上的位置、活动范围等,他才能真正懂得“王”的意义。语言中的词语也是一样。但是,强调语言的意义在于使用并不能否定语言词汇具有不同核心的意义。而且,语言使用者对使用中的语言意义的理解其实是以语言的第一性意义为基础的。[4]28

作者认为,从徐志民和束定芳对维特根斯坦及“意义”的了解可以看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中的“语言游戏”这一概念体现了语言的用法论。可以这样认为,“语言游戏”实质上是一种重要的人类活动,它认为语言是通过“游戏”的“用法”或者“使用规则”这一过程具体理解语言的真正“意义”。如果语言脱离了使用这一“游戏”的过程,那么它的意义无法表述,也不可能被别人所理解。

三、“语言”与“游戏”的家族相似性

维特根斯坦之所以提出“语言游戏”这一概念主要由于“语言”和“游戏”之间都存在相似性。在《哲学研究》一书中,维特根斯坦把这种相似性描述成“家族相似性”。

他将观察到的棋类游戏、纸牌游戏、球类游戏、奥林匹克游戏等的“某种全体所共有的东西”说成“相似之处”、“亲缘关系”、“对应之处”、“共同特征”, 但是同时他又指出随着具体游戏的不同有时候许多共同的特征丢失了,也有一些其他的特征却出现了。他把这一现象称为 “许多相似之处出现而又消失了的情况”。

上一篇:西方语言学研究哲学反思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