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研究

战国学术巨擘:影响后世的哲学,医学,历法, 

来源:哲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09


邹衍是齐国人,大约生于周显王四十五年(前324),在齐宣王统治之时,他进入了位于齐国国都临淄的稷下学宫,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所官办高等学府。在学宫当中,邹衍先是学习儒术,后来又转而钻研阴阳五行的学说,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论战,他的理念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成熟,变得更加完善缜密。

通过对阴阳五行的解读,邹衍从另一种方向将儒家的仁义道德、勤俭节约等观念传达了出来,而披着“天道运转”外衣的这些理念得到了许多诸侯的追捧,邹衍也由此在列国当中赢得了名声。尤其是在邹衍的祖国齐国,他被齐宣王、齐闵王两代君主看重,官拜上大夫。

此后数年时间,邹衍主要是利用自己对于万物生长规律的知识帮助百姓进行农业生产。后来燕、齐交战,邹衍为表对母国的尊重而没有跟随大军出征,然而,这却招致了新任国君燕惠王的不满,他听信谗言,将邹衍关入了大牢。被平反昭雪,并得到释放之后,邹衍回到了齐国,但他此后的事迹便不怎么为人所知了。

在五行的基础上,邹衍更是提出了“五德始终说”,他把五行作为自古以来王朝兴衰、历史演化的依据。在他看来,改朝换代是必然的,因为每个王朝都代表着一种“五行之德”,它们周而复始,相生相克。举例来说,黄帝统治时期就是土德,后来夏朝建立,属木德,商属金德、周属火德。因此,按照理论来说,代替周朝的王朝应该尚水德。

其实,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就已经表示过邹衍的学问只是借阴阳五行的外壳行事,其内核仍然是儒家思想。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所谓的五德始终说只是为政权更迭提供合理性,且为后来君权神授的说法奠定了理论基础。相比这些多少带有封建成分的理论成果,我们更应该纪念他在学术领域的辉煌成就,学习他研究事理的认真态度。

上一篇:罗素|哲学的价值是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