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研究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学术:简介中国哲学几千年的 

来源:哲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06

中国哲学可以分为古代哲学和现代哲学。中国古代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儒学为主流,具有独特风格,先秦百家争鸣和宋明理学是两个高峰。近代以来,中国引入并发展西方哲学。后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官方意识形态。以新儒家为代表的学者,则力图让中国传统哲学得以创新和发展。中国人的宇宙观方面以《易经》与老庄为代表,伦理社会观则以孔孟之说为代表。

春秋百家

儒家思想以“孔孟之道”为源头,对中国人的普遍伦理道德、中国文化价值及价值优先观念都有根本影响。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儒学的内容非常丰富。儒家注重自身修养并讲求伦理道德,其中心思想乃“仁义”,也就是人与人之间应注重和谐的关系。人际关系以五伦为依归,重视追求知识,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推己及人的思想。儒家的教育目的,在于以发扬人性、完成人格为起点,成为专才和通才的结合。儒家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礼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统”,其政治学主要阐述君臣关系、官民关系。孔子“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是儒家政治学的代表性主张。儒学还发展出以“实体达用”为宗旨、“经世致用”为主要内容的“实学”。实学思想始于宋代,在明清之际达到高潮,后来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向近代思想转化的中介和桥梁。道家,诸子百家之一,对中国人精神的影响仅次于儒家。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道家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道"不仅是道家哲学的最高概念,也是其终极信仰对象。

伏羲与易经

两汉经学

汉代是经学发展最为繁荣和昌盛的时期。所谓经学,指中国古代研究《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这六经被人们公认为宝典。汉代经学分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学者在研习的过程中形成了两种思想派别,后经相互争辩、互相渗透和整合,初步实现了经学的统一。经学奠定儒学在百家中的独尊地位。

魏晋玄学

魏晋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与世俗所谓玄学、玄虚实有不同。“玄”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扬雄也讲玄,他在《太玄·玄摛》说:“玄者,幽摛万类,不见形者也。”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魏晋时人注重《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之为“三玄”,而《老子》、《庄子》则被视为“玄宗”。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

隋唐佛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国家的长期分裂,道佛二教取得长足发展。

隋唐时期,汉代传入中国的佛教能够在各方面得以统一。佛教既非纯粹哲学,也非普通宗教。中国佛教对于这两方面,南北各有所偏,隋唐时期这两方面的成分俱行统一。高度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佛学吸引不少知识分子,中国佛学还产生国际性的影响。

宋代理学

佛道两家的强势刺激了儒学在宋代的发展。宋代理学称为道学儒家哲学的特殊形式,是宋代哲学主流北宋诸儒以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为大宗,上承儒家经典,讲仁与心性,又讲格物穷理。宋朝南渡以后,儒学分为三派:湖湘之学、程朱理学,心学。全祖望评价:“朱学也,吕学也,陆学也。三家同时,皆不甚合。朱学以格物致知,陆学以明心,吕学则兼取其长,而复以中原文献之统润色之。门庭径路虽别,要其归宿于圣人则一也。”

上一篇:走进百年布加迪 品味布加迪的设计哲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