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研究》
? ? ? ?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物质存在于空间之中,并在时间的流逝中不断地运动。“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有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唯物主义既然承认客观实在即运动着的物质不依赖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也就必然要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如此说来,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还有另外两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存在------空间和时间。
? ? ? 正由于空间和时间被判定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存在,所以物理学家们不断的去探讨研究空间和时间“本身”的性质。比如说,物理学界曾普遍认为,笛卡尔的三维坐标系所描述的“欧几里得空间”具有“均匀性”和“各向同一性”,是“平坦的空间”。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则认为,空间和时间会随着物体的运动而发生变化------运动着的量尺会缩短(空间收缩),运动着的时钟会变慢(时间膨胀)。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还进一步提出,在强大的引力场作用下,空间还会发生弯曲(光线偏转)。
? ? ? ?那么,空间和时间真的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存在吗?
? ? ? 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就提出:宇宙是由在虚空中运动着的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宇宙中一切事物的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虚空是绝对的空无,是原子存在和运动的场所。德谟克利特把原子叫做“存在”,把虚空叫做“非存在”。
? ? ? ?事实上,我们只要通过简单的逻辑推理就能够证明,“空间”并非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一种“存在”,而是绝对空无的“虚空”,即德谟克利特所说的“非存在”。推理过程很简单:既然物质能存在于空间之中,那么被物质所占据的空间在没被物质占据之前,原本就应该是一无所有的虚空,因为只有这样,“物质”才能在“空间”之中存在。显然,“存在”不能存在于“存在”之中,而只能存在于“非存在”之中;换句话说,“物质”只能存在于原本是一无所有的“空间”之中,“物质”不可能存在于“物质”之中。
? ? ? ?既然空间原本就是一无所有的虚空,或者说空间就是“非存在”,那么,我们感觉器官就丝毫感觉不到空间的存在,虚无的空间或“非存在”也就不会具有什么性质。因此,所谓空间的“均匀性”、“各向同一性”便无从谈起。即便真的像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当物体运动时发生了量尺缩短现象,以及通过强引力场的光线发生了弯曲,那也不能说明是空间发生了收缩和弯曲效应,至多只能说明是空间中所存在的物质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因为只有真实存在的东西才可能发生形态上改变,“虚无”或“非存在”怎么会收缩和弯曲呢?
? ? ? 同样道理,一无所有的虚无的空间也不可能会具有什么三维的特性,离开了空间中真实存在的物体,谈论空间的“三维特性”就会变得毫无意义。而事实上,所谓的“三维”只是我们为了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物体的立体形状而采用的数学表达手段而已。而至于我们为何一般都采用“三维”来进行描述,那是因为我们只要采用笛卡尔坐标系的三个坐标数据,就足以能描述一个客观存在的物体的相对位置和立体形状罢了。
? ? ? 至于时间,在现实世界里我们只感觉到运动着的物质,而从未感觉到什么均匀流逝的纯粹的时间。而经过深入的逻辑思考我们就会突然发现,时间就其实质来说,就是我们人类因为生产生活的需要而对各种物质运动过程长短的一种量度。因此,不是物质在时间的均匀流逝中运动,而是我们在对各种物质运动的观察中抽象出“时间”;也就是说,世界上真实存在的只有各种运动着的物质,“时间”只是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存在于我们的思维之中。
? ? ? ?时间既然是我们对各种物质运动过程长短的一种量度,那么这种量度的标准就必然是我们能感觉得到的、并且是周期性变化的均匀的物质运动过程。时间单位的制定最初是以地球的自传和公转周期为标准的,这是根据天文观测来划定的。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根据日出日落、月盈月亏、季节更替等自然现象,粗略的制定了日、月、季、年等时间基本单位。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生活的进一步需求,人们制造出一些器具------如日晷、沙漏、机械钟表等,来划分出比较精细的时间单位:时、分、秒等。到了现代社会,生产生活需要更为精准的时间量度标准,于是人们便制造出几乎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铯原子钟,以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能级之间跃迁所辐射的电磁波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过程为1秒。
上一篇:商鞅的摸鱼哲学,摸鱼不是放纵,而是实力的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