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研究》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记者 刘可欣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年轻的时候就听崔健这样唱过,而20多年来,时代的节奏似乎从未放缓。也许,这个世界一直是动荡多变的,只是今天全球化的浪潮吞没了各种疏隔的屏障,让人更真切地感受八面来风的冲击,时而惊喜,时而惊慌。这是刘擎教授的感慨,相信也是你我都心有戚戚焉。
在今天的中国,几乎所有公共问题都会引发争议,而论辩常常让人倾向以“锋利”压倒“思考”。但如何对待异己之见和论争对手,才是对作者学识与品格的某种检测。在第七季《奇葩说》中,以一句“人是目的而非工具”惊醒四座的刘擎教授,在走入大众视野的同时,也将学院里的学术知识、思想带入了公共讨论中。而搭建象牙塔中的知识分子与公共领域大众之间沟通对话的桥梁,正是刘擎走进《奇葩说》的原因之一。面对“下班后的工作消息要不要回”这一辩题,刘擎的一句“人是目的而非工具”让这位曾经鲜有人关注的哲学教授走到大众眼前,成为了“理想主义者”和“人间清醒”的代言人。
在《奇葩说》播出之前,刘擎最出圈的事情就是录网课,讲的还是小众且冷门的西方现代思想。奇葩说之后,他身上多了一个标签——“清醒的现代人”,成为许多年轻人追捧的精神领袖,开启了从象牙塔走向大众的“破圈”之旅。
怎样才算清醒?
怎样才算是“清醒”?刘擎给出了他的定义:“要能够自觉,自己掌握自己的生活。”虽说是定义,但也不给思想设限。
在《做一个清醒的成年人》中,刘擎结合历史、文化、政治、哲学等众多元素,将哲学的观念引入对剖析社会事件,以求大众在面对这个时代时,能够辨析问题与观念的来龙去脉,澄清我们的处境与自我理解,思考“人应当信奉什么”“应当怎样生活”“如何理解和应对困境”等诸多问题。刘擎善于把渊博的知识和深刻的思考清晰明快、亲切友好、情义满满地呈现给读者。没有居高临下的训导,只有真诚的智识邀约。他也被称为是“中文世界公共写作的典范。”
1963年出生的刘擎,是国内政治哲学领域的知名学者,现任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政治学系博士生导师。20多岁时,为了弄清“世界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他弃工从文,赴美留学,此后便一直在象牙塔里专注学术研究,被学者许纪霖称为“中国知识界一个独特的存在”。自2003年起,他每年年末都会撰写一份西方思想界年度述评,备受学界关注,学者陈嘉映评价道:“国内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写出来。”
不思辨,是当代年轻人焦虑的源头之一
2020年,“可以,但没必要”“大可不必”等一批充满调侃意味的词语爆红网络。虽说是调侃,但也代表了部分年轻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在人人都可以发声的时代,不同的观点冲击交锋,在“伤敌一千”的同时,也会“自损八百”。价值观不断被冲击直至摇摇欲坠,是许多年轻人感到迷茫和失落的原因之一。刘擎在本书的自序中也说到这样的情况:在新的地平线上,许多确定无疑“原本如此”的信念与感知,会遭遇到“为何如此”的疑问,或者“未必如此”的困惑,甚至“不必如此”的否定。如何刷新思考方式,在思想的湍急河流中站稳脚跟,开怀拥抱更遥远、广阔的世界,学会思考和辨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刘擎看来,当下碎片化、短平快的信息传播方式,让大家沉湎于大量的、丰富的、有趣的资讯中,逐渐丧失了深度阅读的能力,欠缺了很多长程的深入的思考,也就不容易建立起系统化的思考框架。所以在面对问题时,我们以为的“自己的答案”就总是在游荡,会反复摇摆。
他曾在采访中表示,面对一个问题,“思考与不思考的判断会有不同。你去阅读和探索,甚至哲学性地去思考之后,你会发现各种大问题都有不同的主张。”
而只有当具备了系统化的思想体系,在面对不同观点的时候,才能有足够的理由来应对这些不同观点的质疑、批评和挑战。无论坚持或改变自己的想法,都有足够的理由,这才称得上是具备了可持续的自主性。
“流行并不注定流于肤浅”
尽管在当下这个多元的社会中,要形成具有主体性的、内在统一的自我是非常困难的,但仍然有可能去接近这个目标。迷茫永远不会消失。有一些迷茫和困惑不解是有意义的,因为它会驱动生命的不断发展。
上一篇:最坏的交易还未到?用哲学的思想看待亏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