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研究》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习总书记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用以指导人们生产实践活动的向导,更是最为适应当下社情国情的价值体系。职业学校的哲学课,授课内容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生活的融合,在职校哲学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自己和发展自己。
1.在哲学课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在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中,哲学课是其中的一门主要课程,通常会在大专二、三年级和中专一、二年级开设,主要教学内容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知识点的教育,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在教学过程当中结合学生的人生愿景、职业认知观念等层面,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哲学基本原理知识,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马哲的方法论原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学会用科学的立场来看待问题,分析社会现象。
从目前来看,此种核心价值观理论与实践研究比较成熟,而实践应用于哲学课堂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尤其是针对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体系中《哲学基础》课程的应用研究较少。在哲学课堂上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中国实际的深化与传播。而在哲学课堂中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指导职校生在养成正确价值观念认知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考、判断、分析能力。
2.在哲学课堂中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
2.1 聚焦核心内容,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记起来并没有太多的困难。但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容易理解不透彻,因此,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贯彻到哲学课程中来,就需要在教学实例的举证中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不动摇,在选择教学语言和教学实例时要注重其准确性,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学生意识形态偏激化的纠正,促使学生能够准确、透彻的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喻义。归根结底,学生自己对于某些客观事物和实践的看法总是直观的,欠缺思考的,价值观念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那么如何把这些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知,并能够区分这些价值取向在中西语境下的不同,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相应的知识,在我国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深入讲解。
2.2 关注情感互动,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情感教育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信念,还关照学生的情绪”。[2]在职业学校的教育当中,多数以实用技能型课程为主,注重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培养,往往鲜少注重情感教育,容易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互动和情感认同,但是,“学生价值观的认同、道德品性养成和健全人格塑造与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2]职校学生的品德修养、价值观认知、人格塑造等方面的影响又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职业学校道德情感教育的主阵地便是德育课程,而哲学课作为德育课程中的一门主课,对于职校学生的情感教育更是责无旁贷。归根结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属于意识形态教育范畴,引领职校学生的社会主义精神,培养一个个有德行、鲜活的生命个体是德育课堂的最终目的。那么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往与互动尤为必要,能够让学生在情感上认同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的重要环节。
2.3 开展学科实践,丰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体验。提到哲学课,多数职校学生的第一反应是“费解”、“无趣”、“无聊”……因此,哲学课堂的最大困绕来自于学生对教师长期的、空洞的理论说教厌烦甚至逆反,而现代教学理论与传统教学理论相比的优越处就在于体验,让学生在一个个有针对性的探究活动的实施中去体验、去思考、去反思,去升华。针对哲学课程的特点,探究活动如何设计、引导,合理组织、直至有效完成,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2.4 构建真实情景,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分析应用。哲学课如何才能真正脱颖而出,把价值观教育的作用更大程度的体现出来,就需要充分运用辩证法中的联系观,把相关的社会时政要点以及学生关心的重点问题联系到课堂中来,引导学生运用核心价值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笔者选取“中美贸易战”等现实问题作为课堂讨论时,学生的讨论热情高涨,此过程充分体现了哲学的“思辨”精髓,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事实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此论题中也是一样的,构建真实的情景,着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时政要闻的关注度,让学生更有参与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职校学生的哲学思辨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就业,做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上一篇:汲取智慧精华指导教学实践读中国著名特级教师
下一篇:没有了